返回

姑娘与烈酒

首页
日/夜
全屏
字体:
A+
A
A-
35 35(3 / 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

关键:1.剞花刀时,不可剞破肚皮,不然鱼易破碎。

2.汤水要一次加足,中途加水要影响汤味醇厚。

再推荐一道——

松鼠鱼编辑

松鼠鱼是江苏省汉族传统名菜之一,松鼠鱼因形似而得名,通常以黄鱼、鲤鱼、桂鱼等鱼类为原料,将鱼去鳞、鳃、内脏,用清水洗净。以胸腹鳍处下刀,将鱼头切下,然后再从下颌处下刀,将鱼头劈半刀,用刀略拍,剔下两面鱼肉,除净胸部细刺,鱼尾相连入油锅炸到金黄色,再浇上酱汁拼盘而成的美食。色泽鲜艳,鲜嫩酥香,酸甜适口。

中文名松鼠鱼主要食材黄鱼分类杭帮菜口味酥嫩,甜酸,鲜香

起源编辑

松鼠鱼

松鼠鱼

据说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,苏州就有“松鼠鲤鱼”了,乾隆曾品尝过。后来便发展成了“松鼠桂鱼”。清代《调鼎集》中有关于“松鼠鱼”的记载:“取季鱼,肚皮去骨,拖蛋黄,炸黄,作松鼠式。油、酱油烧”。季鱼,即石斑鱼。这条记载间接证明苏州乾隆年间有“松鼠鲤鱼”的传说是可能的。因为《调鼎集》中的不少菜肴均是清乾、嘉时的。其次可以说明今天的“松鼠桂鱼”正是在“松鼠鱼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
古今区别编辑

不同的是,古代的“松鼠鱼”是挂的蛋黄糊,而今天的“松鼠鱼”是拍干淀粉。古代的“松鼠鱼”是在炸后加“油、酱油烧”成的,今天则在炸好后直接将制好的卤汁浇上去的。此外,今天的“松鼠鱼”在造型上更为逼真,其味酸甜可口,这些都是古代的“松鼠鱼”所难以比拟的。

做法一

食材准备

主料:黄鱼1尾(重约700克。草鱼、鲤鱼均可)

成品图册

成品图册(20张)

辅料:冬笋25克,豌豆25克,淀粉25克,玉米粉125克,姜米、葱米共10克,料酒10克。

调料/腌料:清油1000克,香油50克,白糖100克,米醋50克,酱油25克,糖色5克

制作步骤

将鱼去鳞、鳃,清膛洗净后剁去头,从脊骨处用刀片开,去掉梁骨,在鱼尾处平均分开,使两片鱼都带尾,去掉骨刺,麦穗花刀,洗净。

将冬笋切成小方丁,同豌豆一起用开水稍烫晾凉。

炒勺上火,放油烧热,将鱼在玉米粉中滚匀,使麦穗刀口张开,提鱼尾缓缓放入油锅中,炸至浅黄色捞出,放入盘内。

锅留底油,加入料酒、米醋、白糖、酱油、糖色、豌豆、冬笋丁、葱米、姜米炒熟,用水淀粉勾芡,淋香油,将芡汁浇在鱼身上即可。[1]

做法二

食材准备

松鼠鳜鱼

松鼠鳜鱼

活桂鱼(或黄石首鱼)1条(约750克)、虾仁18克、熟笋12克、水发香菇12克、青豌豆15粒、熟猪油1000克(实耗250克)、香油9克、料酒15克、精盐6克、绵白糖12克、香醋60克、番茄酱60克、蒜末克、香菜段6克、干淀粉36克、猪肉清汤60克

制作步骤

将鱼齐胸鳍斜刀切下去,在头下巴处剖开,用刀轻轻拍成稍扁形,再沿鱼身脊两侧用刀从头至尾平批(尾不能批开、批断),去掉鱼头、脊,地切去胸,两片鱼肉(称鱼叶子);

把鱼叶子的鱼皮向下放在案板上,片去胸刺,再在鱼叶子上均匀地用刀直划,再斜划至鱼皮处,使鱼肉呈菱形小花刀;

把番茄酱、清汤、糖醋、料酒、精盐、水淀粉放入碗里,调成汁待用;

将猪油放入锅里,烧至八成热时,左后提鱼尾,慢慢放入油锅里,随即把鱼头也放油锅里炸。

个人认为,奶汤鲫鱼最好吃。

啤酒鱼我没吃过~

松鼠鱼我不太喜欢~~~166阅读网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