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

首页
日/夜
全屏
字体:
A+
A
A-
第408章 装啥逼呢(二合一)(2 / 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

“我们理解这么做的良苦用心。”

章光年道:“的确不能因为一些超前的题材问题,就彻底地否定了一部优秀作品的可能性。”

“尤其是像《霸王别姬》这种毫不逊色于世界文学作品、有着华夏文化基因的!”

王朦情绪激动,话语中带着几分夸张。

“关键人民群众还喜闻乐见。”

方言有底气地补充了一句,毕竟有读者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查。

“你啊你,不要以为读者调查问卷就能代表了广大读者的看法。”

章光年提醒道:“这个最多只能作为决策的参考,而不是绝对的结果。”

“是是是,师兄教训的是。”

方言点了点头,应了下来。

紧接着,就被章光年拉去串门,拜见了沈丛文、朱穆芝、汪曾其、冯木、陈荒煤等大佬,互相交流之际,字里行间,都透着对《霸王别姬》、对寻根文学的包容、欣赏,甚至是公开的支持。

这一下,方司令的底气越来越足,纵然文坛里的反对声浪再大,又有何惧!

就算在人群中不经意地碰到几个“不开眼”的,也有理有据有节地予以回击。

“方老师!”

正当方言舌战群儒之时,背后忽然传来一个陌生但亲切的声音。

回头一看,似曾相识,明明有些面熟,但就是想不起他叫什么名字。

索性来人自报起家门,“我叫‘郑渊杰’,是专门写儿童文学的作者。”

“郑渊杰?你好你好!”

方言眼前一亮,上下打量,好家伙,怪不得认不出来,合着是留着一头飘逸的头发。

倘若再蓄得长一些,不说跟郭东临有七八分像,但也至少和林俊洁有四五分的形似。

“打从看了您的《人工智能》以后,我就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见到您。”

郑渊杰兴奋与之握手,“今天终于是如愿了。”

方言笑了笑,“哪里哪里,这也是我的荣幸。”

就在两人寒暄之际,眼见被插队打断的于德利他们心生不满,语气里透着一丝不屑:

“没想到这届文代会还请了这么多儿童文学的作者。”

“是啊,确实少见,往届也只是请了氷心几位先生。”

“………”

“不好意思啊,渊洁同志,我们对儿童文学领域知之甚少,能不能讲一讲你所写的佳作?

听到他们一个个存心刁难郑渊杰,方言皱了皱眉。

果然,儿童文学是文学鄙视链的最底层,纵使是氷心,在民国时期的文坛里也不受待见。

郑渊杰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轻视,因为有作品傍身,说话自然硬气:

“不多,只有《皮皮鲁和鲁西西》、《黑黑在诚实岛》十几篇而已。”

“没听说过。”

于德利撇了撇嘴,和在场的一部分人一样,仍然没有给与应有的尊重。

此情此景,恰如彼情彼景,方言越看越觉得眼熟——

什么齐天大圣,没听说过,小小的弼马温,一个管桃园的猴头,妄想去瑶池赴会,真是做梦!

郑渊杰仿佛深有同感,面色阴沉,已经萌生出离开的冲动。

但好在方老师脸上洋溢着热情,表示自己的妹妹爱看《皮皮鲁和鲁西西》:

“我虽然没看全,不过里面的各种充满童趣的奇思妙想,我觉得非常适合启蒙孩子们的想象。”

“方老师,您过奖了,跟您的《人工智能》一比,实在是不值一提。”

郑渊杰喜笑颜开,仿佛只有得到方言的认可就心满意足了。

瞧着两人聊得热火朝天,被晾在一旁的众人颇为不悦,有人立马站了出来:

“我们非常欢迎渊杰同志加入我们的讨论,不知道你对西方文学有多少了解?”

“不是很了解。”

郑渊杰摇了摇头。

又有一个提问:“你知道萨特、加缪的存在主义文学吗?”

郑渊杰依然是一头雾水,一问三不知。

于德利追问:“那你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吗?”

得到的回答始终是“不知道”,不少人的眼里难以掩饰鄙夷之色:

“你竟然连他的书都没看过?”

“你们……”

不等方言开口,郑渊杰笑着摆了摆手,反问了一句:“你们看过北方大国当红女作家库斯卡娅的作品吗?我最近看了她的书,颇受启发。”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