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反清:从金田起义开始

首页
日/夜
全屏
字体:
A+
A
A-
第36章 铁路债券与劳务黑中介(6K)(2 / 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

堀田正睦闻言,忍不住直嘬牙花子。

自从大唐帮助朝鲜出气,代朝鲜向西班牙宣战之后,朝鲜就变成了大唐的乖儿子。

那叫一个孝顺,面对大唐发行的债券,支持一下也是理所应当。

而现在的日本,也是有心借大唐之力,来帮他们肃清西夷的进犯,好让德川幕府可以继续闭关锁国。

所有,他们所购买的债券,必然不能比朝鲜更少。

最起码不能少太多!

而五百万块银元,可着实不是一个小数字啊。

以当年德川幕府的财政能力,五百万块银元拿倒是能拿的出来,可拿出来之后,幕府估计就要连给底下人发俸禄的钱粮都拿不出来了。

但当他想到,大唐帮助日本驱除西夷,日本在幕府的领导下,重新闭关锁国的光明前景之后,堀田正睦咬咬牙说道。

“既然朝鲜买了五百万,那我幕府便买六百万!”

“我日本才是天朝最忠诚,最恭敬的藩属,绝不会比朝鲜差。”

至于说钱怎么来?

堀田正睦琢磨着只好是再加一笔税,再苦一苦百姓了。

在他看来,为了幕府将来可以继续闭关锁国的光明未来,百姓们暂且受一些苦也是值得的。

柴知新闻言,忍不住咋舌,心中忍不住惊叹。

或许,这个就叫做日朝争爸吧?

柴知新举杯道。

“本官定会向朝中转述幕府对大唐的恭敬。”

堀田正睦闻言,满脸笑容的说道。

“哈哈,如此便多谢柴君了。”

说话间,他同样举杯,两人的酒杯碰了一下。

柴知新忽然又说道。

“对了,还有一件事情。”

“大唐皇帝陛下给幕府的年节赐礼已经运到江户。”

“回头本官同堀田君一起去一趟码头,将货给提出来如何?”

堀田正睦闻言,笑着点头,表示没有问题。

“不知今年皇帝陛下赐下了什么?”

堀田正睦好奇的问。

大唐皇帝在年节赏赐这方面向来是很大方的,一般而言,年节赏赐的礼品的价格,都会比各藩属国进贡的贡品的价值要高。

虽然价格多少是大唐那边定的!

柴新知笑呵呵的说道。

“好东西!”

“我便不说破了,回头也好给幕府方面一个惊喜!”

堀田正睦见此,也就没有继续追问。

两人继续喝酒吃菜,一旁的侍女伺候的越发温柔恭敬。

在吃罢午饭之后,两人启程往江户码头而去。

马车走在路上,道路上有着明显的积雪。

好些衣不蔽体的乞丐蜷缩在路边的屋檐下瑟瑟发抖,路边甚至直接有路人沿街叫卖。

而卖的东西不是别的,就是他们自己的儿女,或者干脆就是自己。

这年头日本的生产力极度不发达,再加上极大的贫富差距,每年冬天都要冻饿而死好一批人。

就算这里是江户,也并不例外!

每天早晨都有专人将冻死的尸体给拉到城外的乱葬岗处理掉。

并且,幕府方面多余的钱都被用来向大唐购置军火,以及雇佣教官,训练幕府新军了。

根本没那个能力,也没那个想法赈济治下百姓!

柴知新心善,有些看不得这个,关上了马车的车帘,然后转头对自己对面的堀田正睦说道。

“每年冬天,这日本的街头都会有这许多饿殍。”

“堀田君,既然日本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口,不如让这些街头的乞丐,出海去谋一条生路。”

“你意下如何?”

堀田正睦闻言,表情纠结的说道。

“闭关锁国乃幕府国策,若让这些百姓随意出关,恐对幕府国策有所影响。”

柴知新笑呵呵的说道。

“这样吧,大唐每从日本这边雇佣一名工人,都可以支付幕府一笔介绍费。”

“保证不让幕府白干!”

“或者,幕府方面也可担任中介,出面组织人手,前往大唐做工,到时候,结算工钱的话大唐直接同幕府对接。”

“如此还倒更省事一些!”

柴知新话中的意思很明确。

不让你们白干,大唐给钱。

大唐从日本募工数量越多,幕府所能得到的介绍费越多。

而且,如果幕府足够黑心做起了劳务黑中介,甚至可以将大唐给工人的工钱都给黑下来。

毕竟,日本的普通民众可不知道大唐给他们的工钱是多少,自然也就是幕府给多少算多少咯。

这里面的利润,可是相当庞大的!

而大唐之所以要从日本雇佣工人,并非大唐的劳动力不够。

小四亿的人口,压根不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。

之所以劳动力充足,还要从日本雇工,主要是因为有些活儿实在是太辛苦,伤亡率太高。

就比如说挖矿,因为这个时代的开采技术不成熟的缘故,矿洞里矿难频发,伤亡率居高不下。

比如说水泥生产,由于这个时代缺乏劳动保护,一般工人干不了几年就会患上尘肺病,这可是不治之症。

再比如说比南洋的深山老林里开垦荒地,由于无法适应当地的环境,再加上野兽,土著,瘴痢,毒虫等因素,开垦说白了就是用人命去换土地。

像是这样的工作,如果让大唐百姓自己去做,容易闹出乱子。

可如果是交给外国雇工去做,就不会如此了。

因为,就算死人了,也和大唐无关。

就算是工人暴动,朝廷也可以毫无心理压力的去动用武力镇压。

再加上,这个时代日本的人力可要比大唐还便宜。

所以,从海外雇工也就成了一个还不错的选择。

堀田正睦闻言,当即咬咬牙说道。

“柴君,此事事关重大,我拿不定主意,还需上报幕府将军……”

柴知新闻言,也不催促,只是微微颔首道。

“不急,不急!”

“咱们慢慢商量就是!”

说话间,两人共同乘坐马车来到了江户的码头。

来到码头上之后,街道两旁的人群越发密集。

大量的码头装卸工聚在码头上,等待着活计。

每每有船靠港,便是一群人争着抢着拥上前去,争抢着冬日里难得的活计。

“贵人行行好,用我吧,我已经好几日没吃饭了!”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