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反清:从金田起义开始

首页
日/夜
全屏
字体:
A+
A
A-
第64章 治蝗和以工代赈(8K还6)(1 / 3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

左宗棠刚离去没多久,李奕还在处理手头的政务。

便见张之洞步履匆匆的从外边走了进来。

经过通报之后,张之洞来到李奕面前汇报道。

“启禀陛下,河南那边出事了……”

李奕闻言,下意识停下了手中的动作,抬头将目光望向了张之洞。

这时候,他的心中不禁便是一个咯噔。

李奕是知道当前河南的情况的。

饿殍遍地不至于!

但蝗灾,旱灾接连爆发,也是使得河南地方上的局势相当困难。

这时候,河南出的事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事。

“快说,究竟是怎么回事!”

李奕追问的声音中略带急切。

张之洞上前去,将手中的一封奏报呈递给李奕,然后开口解释道。

“陛下,这是河南布政使梁丰发来的奏报,说是朝廷第一批次运往开封的赈灾物资数量和账本上的数额对不上,缺了一万三千吨。”

“并且,这上面还有负责押运物资的,大唐战略物资储备局副局长胡广德的署名……”

张之洞什么都没说,但又什么都说了。

一般而言,如果物资数量对不上,那么,负责押运物资的胡广德是一定有问题的。

但是,这封奏报上却是也有胡广德的署名,这便表示,此事绝不是贪墨赈灾物资那么简单。

当然,张之洞之所以不把话说透,并非他害怕把事情点破后会得罪人。

他张之洞可是皇帝的亲信近臣,朝中没几个人值得他忌惮。

张之洞之所以不把话说透,其实是顾虑李奕的感受。

一个成熟的下属在献策的时候,绝对不会把事情说尽,而是会留下一些遐想空间。

好让上司对事情能有一点参与感……

否则的话,上司说不定就会觉得你把他当傻子,然后对你不满。

而这,便也是人情世故的一部分。

李奕闻言,下意识蹙眉,心中微怒。

他明明三令五申,这次的赈灾物资谁伸手剁谁,可竟还有人敢顶风犯案。

这让李奕如何能不愤怒?

但很快他便也意识到了事情不对。

这是有人想借着大灾之年搞事情!

而后,李奕的心态便有些复杂,愤怒,但又有些松了口气。

怎么说呢,李奕并不在意底下人搞斗争。

因为底下人搞斗争很正常,他们要是不斗了,李奕才是真的该小心些了。

现在他踏马真正需要在意的,只有一件事了,那就是有人对赈灾物资动了心思,要借灾情谋利。

绝对不可原谅!

愤怒的李奕将手中看完的奏报给砸了出去。

“混账东西,究竟是哪个混蛋吃了熊心豹子胆,敢在这个关头贪朝廷的赈灾物资?”

“孝达,你立即去向监察部部长杜顺传令,告诉他,给朕将此事一查到底!”

“不管涉及到谁,只要是敢在赈灾物资上动脑筋的,一律法办,绝不容情!”

张之洞闻言,当即点头应是,然后转身离去传令。

……

开封!

河南的灾情仍在继续。

但是,随着朝廷将大量的粮食,药材,捕虫网等赈灾物资分批次送到河南灾区,灾情开始逐渐趋于稳定。

开封城外,随处可见官府组织人手拿着网兜,捕杀到处飞舞的蝗虫。

那些蝗虫在被捕到之后,便被堆放在一起,一把火下去,噼里啪啦的炸响声传来。

空气中弥漫着烧焦味!

除此之外,每到夜间,官府还会组织人在田间地头点燃一个个火堆,利用昆虫的趋光性,来引导蝗虫飞蛾扑火,自我毁灭。

在官府各项治蝗手段齐出之后,很快,蝗虫的数量便开始急剧减少,蝗灾开始被有效控制。

之所以在捕到蝗虫之后,是直接烧掉,而不是吃掉它。

并非灾民们不敢吃,而是不能吃。

蝗虫分两种!

一种是独居的绿蝗虫,一种是群居的黄蝗虫。

这两者之中,独居的绿蝗虫一般没毒,是可以食用的。

油炸之后风味很不错!

可群居的黄蝗虫,体内则是含有剧毒的氢氰酸,并不适宜食用,吃多了那是要死人的。

而蝗灾的源头,则大部分都是群居的黄蝗虫。

所以,在蝗灾之中,除非实在是饿急眼了,否则是绝对不会有人去吃蝗虫。

现在的河南,虽然受灾情况严重,但随着朝廷着手赈灾治蝗,灾情已经极大缓解。

多了不敢说,最起码是不至于饿死人的。

所以,这些蝗虫在捕到之后,唯一的处理方法也就是弄死然后烧掉,以绝后患。

梁丰带队走在开封城外的田间地头,他挽起裤腿和袖子,和灾民们一起处理蝗虫尸体。

虽然他没干几下,便累的满头大汗,然后就跑到一旁休息去了。

但如此一幕,还是让灾民们十分感动,忍不住冲着他高呼青天大老爷。

听着四周灾民热情的高呼,梁丰脸上满是笑容,开口对自己身边的秘书吩咐道。

“林嵩,你记一下。”

林嵩闻言,从胸前的口袋里拿出一个小本子,然后提笔准备记录。

梁丰继续说道。

“治蝗,如今便是我河南上下的头等大事,各级官员当前最重要的工作,就是治蝗。”

“治蝗大事,一点不可松懈,除去要想办法灭杀成虫之外,虫卵也不能放过。”

“夏秋之际,正是蝗虫产卵之时,各地适合蝗虫产卵的田间地头,都不能略过,必须得组织人手,深挖检查……”

“今年,如果我们不能把蝗虫给清理干净,等到来年开春入夏,蝗灾必然会卷土重来!”

“治理蝗灾,人人有责,官府和百姓联起手来,向蝗虫宣战,最终一定可以战胜蝗虫,还我河南一个朗朗乾坤!”

……

而关于赈灾工作,也不只是简单的治蝗。

除去治蝗之外,大唐还着手在河南方面以工代赈。

除去组织灾民重修水利,恢复生产之外。

还组织灾民,参与到了铁路的修建过程中,准备要借着这次天灾的机会,加快京广铁路河南段的修建进程。

争取尽快将铁路修到湖北,把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通过铁路勾连在一起!

进而进一步推动大唐的经济发展,和工业革命爆发。

而随着大量劳动力的涌入,大唐的铁路修建进程确实也加快了许多。

一处铁路修建工地上,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。

被组织来以工代赈的灾民们,则是从旁协助,扛枕木,抬铁轨,平整路面,夯实地基……

随着大锤轮砸,一个个铆钉被砸进地面,将铁轨和枕木,以及路面固定在一起,最后再铺上碎石子用于减震和卸力。

说起来简单,但这些却都是很耗费体力的技术活。

非但累,没点经验还做不了的那种。

但即便如此,随着大量劳动力的加入,还是使得铁路修建进程加快了许多。

从原来的平均每天1.2公里,提升到了每天两公里。

唯一的问题就是,工地上的粮食消耗得很快。

结束了一天的工作,瑞克用毛巾擦了擦汗,一屁股坐在一根枕木上,准备休息休息缓口气。

一天高强度的劳动下来,即便瑞克如今正是壮年,也有些扛不住。

休息了好一会儿,工地上表示开饭的敲锣声响起,瑞克下意识抬腿向着打饭的地方而去,和众工友们一起排队。

这些工友中,有华人有洋人,其中有不少都是和他一起从新大陆被派来做劳务派遣的同僚。

一群人排队打饭,很快就轮到了瑞克。

今天的晚饭很简单,主食是中式无糖杂粮小面包(窝头),配菜是白菜土豆炖粉条,汤品是小米粥。

这些食物虽然很简单,但对于挨过饿的瑞克来说,却还算是不错。

瑞克是一个爱尔兰人,当初爱尔兰大饥荒时,他带着家人离开故土,逃难到了新大陆谋生。

在抵达新大陆之后,瑞克给人擦过皮鞋,掏过烟囱,甚至还进工厂里做过工,几经辗转之后,他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。

随后,他又被公司给劳务派遣到了遥远的远东,来给中国人修铁路。

对此,瑞克倒是没什么想法。

他是爱尔兰人,去新大陆本来也只是为了讨生活,只要能让他赚钱,能让他吃饱肚子,那对他来说,不管是新大陆还是远东,都没什么区别。

打好饭,瑞克和几名同是爱尔兰人的工友坐在一起开始吃饭。

他们一边吃饭,一边讨论着什么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