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虔心拜祷,伏惟神君:
愿垂听兮在云衢,长镇此山兮福吾土。
疫疠不侵兮邪祟远遁,五谷蕃熟兮仓廪常充。
岩扉无险兮采樵安稳,涧水长清兮汲饮甘丰。
四境咸宁兮老少康泰,千秋仰赖兮神德永隆!
再拜顿首,神其来格!松明代炬,照我精诚;涧风为信,达此丹衷。伏惟尚飨!”
王重阳听着祭文,不觉喜说,他低声道:“若是山神闻听此祭文,定是欢喜。然山神若果真能相护,也不至于教辽人烧杀抢掠。”
说罢。
不等他多想,忽闻身后有声传来。
“非是我不愿相助,但此到底乃是人间之争,辽人也好,宋人也罢,归根结底,乃是南瞻部洲生人,我怎能相助?”
王重阳朝身后张望,瞧见有一白发老者走来。
王重阳闻听其言,已知此白发老者乃是山神,他到底见过仙人佛祖,也见过菩萨,此有些惊讶,但并未慌乱,拜礼说道:“小子拜见神君。”
老者笑呵呵的说道:“谈何神君之说?你唤一声山神,便有敬意,不必称神君。小友可愿随我去山间一叙?”
王重阳拜礼说道:“神君相邀,小子自当遵从。”
山神笑了笑,朝山上缓步走去。
王重阳紧随其后。
二人行得半时辰,行至山巅一青松石上。
山神邀王重阳在青松石上落座,王重阳欣然应允,自青松石上落座,可观终南山全貌,他朝下张望,但见‘云涛翻涌势若沸,足底群峰列画屏,罡风削骨声裂帛,星斗垂檐光欲滴。’
王重阳感叹说道:“我在此山居住甚久,今方窥全山之景,果真非凡地。”
山神笑道:“我素日便在此处修行,此处有些难走得近前,故不曾有人知我在此。小友,你却莫怪我不曾护佑山下之人,到底乃南瞻部洲生人内斗,若是妖邪作祟,我定当庇护。”
王重阳说道:“如神君所言,乃我狭隘,目光只在国朝之间,神君之目光,乃在人妖之间。”
山神摇头说道:“你能谅我,便是足矣。你入山之际,我便有察觉,你今在山中居住时候不短,不觉此山中居住如何?”
王重阳答道:“甚好。然请神君恕我无礼,在山中居住那般长时日,不曾祭祀于神君,讲说缘由。”
山神说道:“我乃一山之神,此山却非我个人所有,你居住便是,无须我知得。但我知你在山中苦读书籍,又在修习道法,近来你身中生机勃勃,料想修行有成。”
王重阳闻听此言,即是将他修行符箓的事情与之说出。
二人于修行之事谈说,较之山神,王重阳到底于此道知之甚少,故大多乃是山神在谈说,王重阳在听从。
于山神之言说里,王重阳收获颇丰,得之许多,教王重阳十分感激于山神。
王重阳在听得山神谈说许多后,将自己所思所想,悉数与山神言说,希望能得到山神的指点。
山神在听闻王重阳欲要将三家合一,不禁捋须,有些赞叹,说道:“小友,你之所想,甚是了得,然其中难度极大,若非有大毅力,大运道,不可成之。”
王重阳说道:“为此而行,纵死不悔。”
山神笑道:“你若欲成你所想那般,三家合一,此说说可不成,你修行之时,必拿出决心,以决心而功成。”
王重阳听闻,沉吟许久,深以为然,点头说道:“神君,你所言甚是有理,我当记下神君所言,以决心而功成。”
山神说道:“你既是知得,便是足矣。此间与你相谈甚欢,但我尚有职责,当是离去,来日若有缘,你我再叙。”
王重阳自不敢拦,拜礼说道:“神君慢行。”
说罢。
他躬身一拜,抬头之时,山神早已不知所踪,教他惊讶不已,暗叹山神本事高超,来无影,去无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