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鹃送帖子来时,沈珍珠正与沐氏准备往沐家去。
杜鹃恭恭敬敬地说明了来意,“沈姑娘,我们姑娘养的菊花开了,还酿了些菊花酒,不知道沈姑娘可得闲,要是得闲,请沈姑娘去一起赏菊。”
沈珍珠心里嘀咕,这些千金大小姐每日闲的没事干,赏了荷花赏桂花,赏了桂花赏菊花,我一个社畜,哪里有那么多时间陪你玩啊。
要说前些日子沈珍珠还有些在乎王家的地位,就在刚才,沈珍珠心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
是的,沈珍珠承认自己是个世俗的人。她的亲舅舅三十四岁中举,以后大有前程,远不是王家老太爷可以比的。她的亲表哥十七岁中了秀才,这在平远镇绝对是可以流传几十年的佳话。
现在她有依仗了,王家和沐家还隐隐在别苗头,现在沐家以压倒性的胜利占据了上风,王明月总不能还对自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。
最让沈珍珠不大乐意的是,王明月每次都是请别人去她家里玩,她从来不去别人家里玩。只有别人奉承她的,她不用去迁就别人。
沈珍珠很客气地对杜鹃道,“杜鹃,烦请你回去告诉你家姑娘,我舅舅家里有喜事呢,这几天实在是抽不开身,等我把手里的事情都忙完了,我请王姑娘到我家里来玩。”
杜鹃愣在了当场,从她到王家来这几个月,她们姑娘请客,还从来没被人拒绝过。
沈珍珠立刻从荷包里掏出几个铜钱塞给杜鹃,“劳烦你跑这一趟,我要跟我娘去我舅舅家里,就不留你了。”
杜鹃反应过来,连忙行了个礼,“恭喜沈姑娘,恭喜沈太太。”
沐氏笑眯眯地看着杜鹃,“回头办喜酒的时候,你跟着你们姑娘一起去吃喜酒。”
杜鹃又说了几句客气话,带着笑离开了沈家。一出了门,她脸上的笑容就收了起来。姑娘一向及看中自己在平远镇的地位,这回被沈姑娘折了脸面,还不知要伤心多久呢。
杜鹃惴惴不安地回到了王家,王明月笑看着她,“你这几天多照看些那两盆菊花,这品种海云县可没有。过几日多请几个姐妹来,到时候才热闹呢。”
杜鹃欲言又止,王明月奇怪地问道,“发生了何事?”
杜鹃低头,先行了个礼,然后陪笑道,“姑娘,沈姑娘说,沐家出了大喜事,她要回沐家帮忙,还说等忙完了这一阵子,请姑娘去沈家玩。”
王明月的笑容卡在脸上,半晌后收了起来,恢复往日的云淡风轻,“是我思虑不周,沐姐
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1页/共19页姐家里出了大喜事,沈妹妹自然要跟着忙活的。你先把菊花收起来,等过一阵子再说。”
旁边王二姑娘拱火道,“明月姐姐,这沈珍珠也忒不值好歹,姐姐请她是给她脸,她倒推三阻四。我还不知道她,整天吃了睡睡了吃,她回沐家能干什么活儿,不闯祸就算好的。我看啊,就是她舅舅中了举,尾巴翘起来了。”
王明月拿起旁边的绣花绷子开始刺绣,半晌后道,“这也是人之常情,沐先生中了举,沐姐姐和沈妹妹的身份都不一般了。”
王二姑娘急道,“她们再得意,难道还能越过姐姐去!”
王明月倒不糊涂,“我爹只是个秀才,沐姐姐的爹是举人,且以沐先生的年纪,说不定将来还能中进士,我跟沐姐姐是不敢比的。”
王二姑娘倒没睁着眼睛说瞎话,“沐姐姐傲气也就罢了,她沈珍珠算个什么,不过是个商户女。”
王明月抬头看着王二姑娘,王二姑娘被看得有些讪讪的,她倒是忘了,她自己也是个商户女。
王明月继续低头做针线活,“妹妹以后这话莫要再说了,这镇上的商户女多着呢。再说了,我朝并不禁止商户参加科举。”
王二姑娘又嘀嘀咕咕几声,王明月并不在意,只继续低头做自己的针线活儿。
杜鹃坐在她身边,轻声问道,“姑娘,过几日沐家请客,姑娘去吗?”
王明月想了想,“我就不去了,我一个寡妇,何必去招人眼。”
杜鹃有些心疼,“姑娘,都过去了,人总得朝前看。我说句打嘴的话,听说原来我朝有位非常得宠的贵妃娘娘,也是二婚入的宫呢。”
先帝时期的霍贵妃以二婚之身入宫成了宠妃,这事儿民间百姓都晓得。
王明月呵斥杜鹃,“快住嘴!”
杜鹃赶紧捂住嘴,“好姑娘,您别生气,我看沈姑娘可能是真的忙不开。她每日要忙活铺子里的事情,还要帮沈太太打理家事,确实是咱们镇上最忙的姑娘。”
王明月脸上稍霁,“你说得对,天凉了,我要给爹娘和兄弟们做些针线,总不能在家里吃白饭。”
这边主仆两个说知心话,那边沐氏已经带着女儿到了沐家。沐家父子还没回来,但是沐家已经挤挤挨挨都是人。
沐氏进门后去寻找薛氏,沈珍珠直接就喊开了,“表姐表姐,我来了!”
沐云檀从厢房里走了出来,“听到了听到了,这大嗓门也不晓得压一压。”
沈珍珠高兴地拉着她的手转圈圈,“我高兴呀,恭喜表姐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2页/共19页沐云檀笑道,“咱们之间还说这些客套话做甚,来,进屋里坐。”
这会子各家来的都是大人,姑娘们都没来,表姐妹两个不用迎客,一起进屋子说闲话。
那头,沐氏找到薛氏后一叠声地恭喜,“嫂子可算熬出头了,这么多年,大哥一心只管学堂,这家里里里外外都是嫂子操心,连我都经常给嫂子找麻烦,嫂子是这家里最大的功臣。”
薛氏激动的眼泪往下掉,“人家都奇怪我为甚跟小姑子关系好,她们哪里知道妹妹的好。旁人家里姑太太总觉得嫂子在家清闲,只有妹妹你眼里记得我的辛劳。只要爹和妹妹晓得,我干再多都是值得的。”
沐氏掏出帕子给她擦擦泪,“嫂子别哭,你总算苦尽甘来了。咱们赶紧把家里收拾收拾,明日迎接大哥和云舟回家。”
薛氏一边哭一边笑,“好,好。”
旁边街坊们都开玩笑,“沐太太往后的好日子来了,恭喜恭喜。”
沐氏对娘家熟门熟路,赶紧去开柜子拿了糖来分给众人吃。一时间,沐家院子里热闹沸腾。
当天下午,沈复年又拎着一坛子酒来找老岳父喝酒庆祝。就在沐家庆祝的时候,街上其余各家都各怀心思。
沈老太爷又“病”倒了,他与沐老太爷别了一辈子苗头,又不幸成为了亲家,他一个老公公很不要脸面地跟儿媳妇斤斤计较了十几年,本以为报了仇,没想到仇人的儿子中了举,孙子中了秀才。
这仿佛一记大耳光狠狠地扇在他的脸上。
沈老太爷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难受,他不甘心呐。要是换做普通街坊,他连喜酒都不想去喝。可沐家是他嫡嫡亲的亲家,他如果不去,别人能戳着他的脊梁骨骂。不说别人,他的儿孙们都不会答应。
沈老太爷晚上没吃饭,沈复生要给亲爹送饭,沈老太太不让,“既然身子不舒服,夜里就别吃了,饿一饿清清肠胃,明日就好了。”
沈老太爷心里越发气闷,这个死老太婆说不定心里正后悔当初没嫁给沐老头子。哼,你后悔也没用,你生是沈家的人,死是沈家的鬼。
饭桌上,沈复年表情复杂,潘氏脸上带着不忿,只有沈文清脸上有些喜色。他是沐家学堂的学子,先生中了举人,他与有荣焉。
“爹,先生中了举,咱们要去送礼吧?”
沈复生点头,“自然要去,沐先生是你的先生,也是咱们家的亲戚,该送份重礼。”
潘氏感觉嘴里的饭味同嚼蜡,“文清,你好生学,以后也中举人、中进士,娘这辈子的希
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3页/共19页望都在你身上了。”
想到沐氏没有儿子,潘氏瞬间又自信起来,你大哥中举又怎么样,那是沐家人,往后文清中了举,这可是我亲儿子。
沈文清听到潘氏这样说,瞬间感觉压力非常大,“娘,儿子资质有限,但儿子会尽力的。”
潘氏往沈文清碗里夹了一筷子肉,“你多吃些。”
沈家人除了沈老太爷和潘氏,其余人倒没有太多心思,反正是自家亲戚,总没坏处。
至于王家,气氛就更沉重了。
王家书房里,王大老爷问王老太爷,“爹,咱们家的学堂还要开吗?”
王老太爷手里的两颗念珠不停地转,转着转着,他忽然一生气,把两颗珠子砸向两个儿子,“没用的蠢材,要是你们两个但凡有一个争气,我们家何至于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。”
当年他也是沐安良这个年纪中举,可惜后来没有更进一步。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,没想到大儿子快四十岁了还是个秀才,小儿子只过了县试,府试死活过不了,最后索性放弃读书,只帮他打理杂事。
原来王老太爷做县丞时,两个儿子还能捞个差事干。县衙里的差事,但凡像样点的,没点后台是守不住的。等王老太爷一告老,两个儿子只能跟了回来。
王大老爷生生受了父亲的这一击打,“爹,都是儿子的错,请您息怒。”
王老太爷撒过了气,缓缓道,“明日把大郎和三郎送去沐家读书,至于学堂的事情,再等一等吧。沐安良中了举,总不会再继续教书。等他家不开了,我们再开。”
王大老爷心里也抱着希望,沐安良中举并非坏事,举人老爷不可能再继续教学生,沐云舟那等好资质,沐家人肯定也会送他到外地去读书,不能一直在平远镇这个小地方闭门造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