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带着闺蜜们穿越了

首页
日/夜
全屏
字体:
A+
A
A-
第50章 谈亲事约法三章(1 / 3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

西边造反的那群人原是土匪出身,领头姓吴,自称吴王。吴王带着一群匪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了朝廷两个省,并且派人来和大锤谈判。

听闻这个消息,大锤立刻召集所有文武商议此事。

戚大刀第一个发言,“殿下,旱灾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,天下即将大乱,各路枭雄势起,今日吴王,明日还有别的王。这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,朝廷肯定没办完同时对付吴王和我们。”

大锤点头,“不错,但是戚将军,若是吴王被朝廷笼络走了,我们就要腹背受敌了。”

骆青松看向地图,“王爷,吴王地盘和我们中间隔着鄂楚省和荆南五郡。臣已经打探清楚,吴王只有不到五万人马,因背靠险峻山地,易守难攻,这才抵住了朝廷的进攻。臣建议,趁着吴王还没有咱们势力大,拿下中间这两个省,然后往南而去,争取将南边一大片全部拿下。”

花寿康插了一句话,“骆将军,您说的前景很好,但是朝廷和吴王不会允许我们拿下这么大一块地的。”

骆青松抬头,“想想办法,总是可以的。”

还没等众人想到办法,吴王派来和谈的人来了。

这人来的时候还是很客气,规规矩矩给大锤磕头行礼,“下官参加义节王殿下。”

大锤很客气地叫起,“贵使不必多礼,吴王可好?”

使臣回道,“多谢义节王殿下关心,吴王殿下一切都好。因西南之地民不聊生,吴王殿下为救百姓方行此举。听闻义节王殿下为百姓着想,吴王殿下特派下官来向殿下问安,期望与殿下一起,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。”

大锤脸上带着笑,说出来的话却让使臣汗颜,“多谢吴王殿下,本王这里一切尚好。本王很欣慰,天下还有人与我想的一样。既然吴王殿下派你千里迢迢来向本王问好,本王自然不能往吴王寒心。谢大人,将我们三省改革方案给他一份,希望吴王殿下能真正为百姓着想。”

使臣一看方案,顿时开始冒冷汗。这他娘的都是什么鬼东西,杀光豪族?将所有土地收回来然后分发给老百姓?清理所有青楼妓院?禁止女子缠足?禁止纳妾?

这叫什么改革,这是瞎胡闹,吴王殿下自己就纳了十几个小妾!不缠足,女子还不造反了?

使臣想说什么,想到义节王就是女子,再一看她身边一溜的女官,连忙闭上了嘴。

他再次开口,“多谢殿下厚爱,下官必定将这呈送给吴王殿下。下官来之前,吴王殿下一再叮嘱下官

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1页/共9页,请义节王殿下将贵地的高产种子之法教授给我们,西南百姓必定对您感激不尽。”

旁边薛大人打岔,“贵使远道而来,若是不嫌弃,在下愿意做东,请贵使看一看这太平府的风景如何?”

使臣自然知道人家的好东西不肯轻易给自己,立刻喜道,“多谢这位大人,在下恭敬不如从命。”

薛大人带走了时辰,议事厅一时陷入了沉默。

大锤先发问,“诸位大人,吴王要种子,我们给还是不给?”

谢秋怡第一个反对,“殿下,西南要种子可以,吴王必须臣服,并且交出兵权。”

岳大人赞同,“殿下,西南空口白牙就要种子,拿了种子发给百姓倒无妨,但吴王若是将粮食收来攻打我们要怎么办?吴王既然说为了百姓,就让他在百姓和兵权之间做出选择。”

大锤点头,“无大事,大家各自去忙吧,骆将军和戚将军留下。”

众人都走后,大锤问骆青松,“西北那边怎么样了?”

骆青松低声道,“臣已经打听清楚,西北苏家近来有动向,仿佛有调兵的迹象。”

大锤点头,“秦家不行了,皇帝必定会继续调兵,盯紧西北。明日就让那使臣回去,种子先不给,也派一个人去和谈。”

骆青松点头,“何谈之人,还请您做主。”

三人在书房里说了好久的话,戚大刀和骆青松一起离去。到了外头,戚大刀忽然问骆青松,“骆将军,我给你说个媒怎么样?

骆青松抬头,“戚将军何故开玩笑?”

戚大刀笑道,“骆将军年纪也不小了,家中无主事之人,如何孝顺老父亲。”

骆青松沉默不说话,戚大刀忽然拉住他,“骆将军,明人不说暗话。如今姜姑娘封王,她是不可能嫁人的,你愿意入赘吗?”

骆青松瓮声道,“她又没说现在就成亲!”

戚大刀盯着他狠狠看了一眼,“你不要忘了,她才二十岁,正是大好年华。她自己一心扑在政事上,别人可都记得呢,已经有好几个人跟我打听她喜欢什么样的。”

骆青松的呼吸声变重起来,“何人如此大胆!”

戚大刀双手背在后面,“何人不重要,我可以拒绝他们,但将来若是来了我拒绝不了的呢?”

说完,他独自一人径直往前走,留下骆青松一个人在后面发愣。

骆青松独自一人回了家,骆佩南带着丫头迎接了过来,“大哥回来了。”

骆青松嗯了一声,他看着眼前衣着华丽的妹妹,忽然

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2页/共9页想起妹妹年纪也不小了,至今还未说亲。

骆青松进入屋内,骆孟德正在一个人看书。他刚来太平府,还不大适应这里的生活,一直窝在家里没出门。

骆青松跟父亲行礼后坐在一边,“爹,儿子整日繁忙,都没好生陪一陪您。”

骆孟德并不在意,“你把你自己的事情操心好就行,我在家里有吃有喝的,又不用干活,你不用担心我。”

自从骆青松跟着大锤造反以来,骆孟德父女二人的生活可谓惊心动魄。刚开始齐县令要抓他们,父女两个躲进深山。等骆青松砍了齐县令之后,他在安定县做了一阵子的县丞。前些日子听说大锤要封王,他立刻辞了差事带着女儿投奔过来,将安定县交给了新去的年轻县令。

骆青松低声道,“爹,妹妹年纪不小了,您可有给她看人家?”

骆孟德抬头看了儿子一眼,然后低下头,“长幼有序,你还没说亲呢,她怎么能赶到你前头。不过我到太平府这几天,倒是有人来问过,我都推了。”

骆青松道,“爹,有合适的,您给妹妹挑一个,不用顾虑儿子,儿子现在不想成亲。”

谁知骆孟德轻哼一声,“你倒是想呢,可惜扒不上。”

骆青松顿时脸涨得通红,“爹!”

骆孟德放下书本,“如今这个局势,你就别做梦了。我问你,你愿意放下眼前所有的权力,去守着她的后方吗?”

骆青松陷入了沉默,十万大军中他一个人领了有将近两万,大锤的许多要紧之事也是他在办理,很多人似乎都默认他是不一般的,可这个不一般又不好说出口。

骆孟德也不忍心儿子受煎熬,“青松,原来我就劝过你,月莹不是普通女子。我从来没想到她居然能成这样的大事,既然她不是普通女子,你就不要有普通期待。”

骆青松经过这几年打熬,内心自然不像以前那样脆弱,“爹,儿子没有多余的期待,她喜欢做什么,儿子陪着她一起做。”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