骆青松也觉得大战即将来临,自己不能再这般儿女情长,轻轻点了点头,目送大锤入了王府大门,自己转身回了骆家。
大锤回家后就和姐妹们商议,让大家积极筹备她的定亲礼,让所有人都以为太平府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,而她趁着朝廷和吴王都松懈的关口,带人去攻打鄂楚省。
谢秋怡和花寿康第二天就忙活开了,今日去骆家下聘礼,明日派两个老嬷嬷去骆家给骆青松量尺寸做礼服,再或者在义节王府移栽一些花花草草,挂上一些红灯笼。
老百姓们都开始津津乐道,义节王殿下要定亲了,定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3页/共9页还是军中大将,听说二人以前一起在乡下就是邻居,骆将军经常半夜翻墙头去义节王殿下家里和她打假。还有人开始暗搓搓打赌,将来成亲后二人到底谁能做主。女人们都与有荣焉,终于有人能压男人一头了。男人们都连连叹气,骆将军多好的男儿,以后不管是家里家外,都要听老婆的。
骆青松听到这些留言并不在意,倒是骆佩南心里有些不大舒服。她现在出门能得到比以前更多的礼遇,可想到这些都是哥哥的屈服换来的,她心头总是有些不平。
不说这些小儿女之间的心思,就在太平府的人都等着义节王府热热闹闹的定亲礼时,大锤却带着六万大军急速往西而去,不到十天的工夫,就屯兵鄂楚省边境。
鄂楚省并没有驻军,这个被两王夹击的地方仿佛被朝廷抛弃了一样,许多大户已经拖家带口逃往北方,官员们也纷纷想办法往外地调离,不然万一土匪打了过来,投降被骂,不投降被打。
大锤知道鄂楚省只剩下个空壳子,但她真正的目的不是鄂楚省,而是吴王。
果然不出大锤所料,鄂楚省的边防就跟玩儿似的,她一路打过来不费吹灰之力,有些地方甚至象征性地打两下后立刻弃城而逃,这是大锤打得最轻松的一场仗。
就在大锤攻打鄂楚省的时候,义节王府的定亲礼仍旧热热闹闹地举行,谢秋怡主持定亲礼。大锤是女子,按照时下规矩,不出面也没人能说什么。骆孟德作为男方家长,穿得簇新新的代表儿子往义节王府而来。
百官们都知道大锤和骆青松已经带兵出征,但老百姓不知道啊。谢秋怡当天晚上在义节王府门口准备了许多热热闹闹的节目,放烟花、玩杂技、唱戏,老百姓们都跑过来看热闹,花寿康还给大伙儿散了喜钱和喜馍。
太平府一片歌舞升平,吴王府内却愁云惨淡。他刚刚得到消息,义节王的军队已经彻底占领了中间两个省,直逼他的地盘。最重要的是,他派出去的使臣也灰溜溜的回来了,还带回了义节王和军中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定亲的消息。
吴王气得在屋里摔摔打打,为了表达诚意,老子连糟糠妻都休了,你却不答应亲事。军中将领再好,那也是部下,难道还能和本王相比?
但不管他怎么生气,义节王的军队即将兵临城下,他必须支棱起来应战!
吴王想的很好,本王这里地势险峻,你来了本王闭门不出,耗也能耗死你!
谁知大锤拿下鄂楚省之后却停步不前,而是召集诸位将领一起议事。
大锤看向诸位将领,“如今我们
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4页/共9页和吴王横在中间,朝廷和南边几个省失去了消息,诸位觉得,我们是继续南下,还是往西攻打吴王,或者停在这里等待朝廷军队过来?”
这个问题不好回答,众人都沉思起来。
戚大刀试探性地问,“殿下是如何想的?”
大锤将手中的旗子插在沙盘上,“我想和吴王和解,我们拿下鄂楚省,朝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理。这个时候,我若是向朝廷投降,狗皇帝肯定会让我去攻打吴王,等我和吴王自相残杀结束后,狗皇帝坐收渔翁之利。若是我攻打吴王,万一吴王和朝廷和解,我们就要被包饺子了。”
骆青松立刻附和,“殿下说得有道理,我们必须联吴抗朝,不然同时对付他们两个,怕是应接不暇。”
王明权看了骆青松一眼,心想才几天的工夫,你小子就成了应声虫。
戚大刀却道,“吴王此人反复无常,不可轻信。”
大锤点头,“不错,所以我们得好生和吴王谈一谈,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些好处。趁着和谈的工夫,往朝廷那边放出消息,让朝廷不敢轻举妄动。若是苏家军一时半会不过来,咱们一边巩固地盘,一边往南去,倘若能拿下南边所有的地盘,以后进可攻退可守,何惧朝廷和吴王。”
王明权回了一句,“殿下,臣担心现在南边几个省失去了朝廷控制,也会有人效仿吴王。”
大锤叹了口气,“这正是我所担心的,青松,立刻传话命薛大人过来,让晴芸陪同去吴王处谈判,带上我们的两样种子。”
戚大刀插了一句,“殿下,吴王之处也有不少好东西,他们的矿产丰富,我们多要一些铁矿回来,也不至于白吃亏。”
大锤笑道,“戚将军说的有道理,等薛大人来了后再做决定。”
商议完了事情之后,骆青松一面派人六百里加急往太平府去请薛大人和晴芸,一面派人去北边放消息。
就在大锤这边运筹帷幄逐鹿天下之时,远在太平府的月亮等人却遇到了一场危机。
自从月亮和周瑶瑶一起开始清理门户,遇到了不少阻力。扫除青楼时,除了那些背后的老板们出来阻挠一下,读书之人也没吭声,毕竟哪个读书人也不敢说青楼是自己最好的消遣之地。老百姓们去不起青楼,没了就没了吧,和他们没关系。
等到分田地时,不论男女按人头分,老百姓也立刻也开始珍惜家中的女儿起来,连刚出生的女婴也变成了宝贝,再也没人随便弄死女婴。
可等到放小脚时,读书人、达官贵族和普通百姓都开始一致反对,连那
本章未完,请点击继续阅读!第5页/共9页些已经裹了脚的女人也反对。
周瑶瑶力排众议,在大锤临走之前起草了一份详细的方案,从分田地、考科举等多方面对裹小脚进行限制。官府不强制放小脚,但你要是给家中女儿过小脚,你什么好处都得不到。为了顺利推进放脚,谢秋怡还联合礼部一起举行了一场简单的科举考试。这次考试不仅限于以往的诗文科举,还包括武科、工科、农科和医科等多个方面,算是一次全面的人才选拔大考。参考人员不限,甚至以前的那些青楼女子都可以参加。
考试结束后,谢秋怡颁布了考试结果,有贩夫走卒考上了小吏,有青楼女子考上了低等官吏,甚至还有老农考上了农科。
就在谢秋怡的考试结果颁布的同时,周瑶瑶要求所有录取人员签订一份入职协议,第一条是忠心,不能对义节王不忠;第二条是不得贪污索贿……最后一条竟然是要求所有官员家中的女子不得裹小脚,已经裹了的,立刻放开。
这下可捅了马蜂窝,以往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如何能忍受那些青楼女子做官,更别说居然要给女子放小脚!
在这些读书人眼中,女子的三寸金莲多好看呐,女子无才便是德,居然要做官!义节王是特殊情况也就罢了,那一群女官们整天拿着鸡毛当令箭,一而再再而三做出颠倒阴阳的事情,长此以往,必将天下大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