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飞出了前楼,往后走去。
杜飞一听,就皱起了眉头。
查看随身空间,杜飞相当满意。
杜飞不疾不徐迈步往里走。
穿过前院,正要去中院,张文忠忽然从办公室出来:“经理,正好您回来了。”说着小跑来到跟前。
褚琳和另一个工作人员有些好奇的看过来。
前后两次,东洋、南洋的特训班,都是杜飞跟他对接的。
明显抄写的比印刷的释放出来的蓝光更多。
张文忠道:“说是工商界访问团,准备给秋季交易会打个前站。”
其中一个年轻一些的工作人员想跟上去,却被另一个人拽住,小声道:“别去讨人嫌。“
原先从古董上汲取蓝光,杜飞一般会留下百分之十到二十,确保不会损坏。
二百根炮管的材料指标,对红星轧钢厂来说就是九牛一毛,还不是不给钱。
如果是大学生,直接在自己学校图书馆借书就足够了,很少跑到公共图书馆来。
仅仅撸了一个书架,就用了将近一上午。
在外边简单吃了一口。
这件事还得让娄家那边配合。
杜飞对专业知识不太了解,索性道:“两百根炮管的用量,具体多少吨,你看着办。”
但现在,杜飞职务变了,按道理应该注意一些。
杜飞来到弘文楼,看门的是一个四十多岁,戴着眼镜的中年人,蓝色上衣,带着套袖,看了一眼杜飞递过去的卡片,又抬眼看了看他本人,淡淡道:“书籍只能看不能借,请小心翻阅,不要损坏书籍。”
文津街的图书馆是仿古建筑,类似三进的宫殿结构。
杜飞道:“王哥,您挑我~下回您到京城来,我请您喝酒成不。”
霎时间,随身空间内,丝丝缕缕蓝色光芒从这些书籍里逸散出来,向环绕着白色光球的蓝色光带汇聚过去。
不过不要紧,一本书的蓝光虽然少,但架不住这里的书籍太多了,加上楼上一层,不知道有多少。
收到这个消息,杜飞心情更不错了。
这帮东洋人也是大客户,虽然没有卡大佐那么豪气,也得重视起来。
里边静悄悄的,只有杜飞自己的脚步声。
目前这两个特训班的教学工作也由他主要负责。
既安全,效果也相当不错。
这位‘王哥’是寺家庄军校教务处的副主任,跟杜飞是老熟人了。
李明飞正在办公室跟一个副厂长说话,一听杜飞这样问,抬手示意那人出去,应道:“好了,现在说吧。”
他相信娄父是明白人,机床的事儿肯定会用心。
现在离秋季交易会还有两个多月,打前站也没有这么打的。
这些古籍基本都是明代的,其中有印刷的也有抄写的。
杜飞毫不客气道:“姐夫,用你们厂的采购份额,帮我买一批炮钢。”
又跟张文忠说了两句,回到办公室立即拿起电话拨了出去。
她刚才带搭不理,是瞧出杜飞和褚琳年纪不大,心里带着几分轻视。
这时,她俩也看到杜飞。
反正甭管抚钢还是首钢,出产的炮钢都不符合要求,好一点坏一点差别不大。
李明飞不太明白杜飞为什么这么急。
一个大书架上下八层,一层差不多半个小时。
有了这个参观请求,再跟杜飞有接触就顺理成章了。
年轻的工作人员迟疑道:“可是规定……”
因为是工作日,图书馆里没什么人。
介绍信是外经委的,公章则是消防器材公司的。
王主任哈哈笑道:“这还差不多~说吧,啥事儿?”
朱丽大大方方打了一声招呼,于嘉嘉的眼神有一闪而逝的复杂,叫了一声“经理”。
好在李明飞这货的路子是真广,一来二去居然让他找到了落阳拖拉机厂。
这是仅次于内蒙617厂的坦克生产基地。
只不过落阳这边,相比617厂的坦克产量和规模都差了许多。
正好库房里存着不少生产炮管的炮钢。
(明天正月十五,祝各位读者老大,阖家团圆,健健康康。另外,今天有点事,只有一更了,半夜那章不要等了。)